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安全工作“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的方针,2015年8月,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南浔区教育局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成功创建了“南浔区中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实验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准发力补短板 着力夯实安全工作根基
我们认为学校安全工作主要涵盖“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两大内容。近年来,南浔区通过组织实施校园“三防”建设、校车“五化”工程、“食堂优等化”工程、推行“平安校园访客实名登记系统”、实行“校外来访人员进校‘五步法’管理”等有力措施,全区学校安全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对照“平安校园”高标准、严要求,我们认为“安全教育”仍是薄弱环节、问题短板,缘由有三:一是学校安全工作仍存有“重硬件建设、轻教育管理”的趋向;二是安全教育科学化、常态化、信息化体系仍不健全;三是学校安全教育仍未有效实现从课内向课外、从学校向家庭延伸,“独角戏”现象仍然比较明显。同时,我们始终认为安全教育是最有效、性价比最高的安全工作措施,能让学生受益终身。而“中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实验区”平台无疑为我们贯彻落实安全工作“预防为先、教育为主”方针,进一步夯实安全工作基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和有效的载体。
二、凝聚共识强推进 着力构筑安全教育网格
1.广泛宣传,凝聚共识。采取召开南浔区争创“中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实验区”动员部署会、开展“中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教师全员培训会、举办家长“安全教育”学习班、开通“教育百师通”公众微信号等形式,广泛宣传学校安全教育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力营造全社会“人人关心安全教育,时时关注学生安全”的浓厚氛围。
2.多轮驱动,强势推进。
一是行政强势推动。出台《南浔区学校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实施方案》,着重明确三大要件:组织领导,教育局层面,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安全教育实验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学校层面,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保证开足、开好安全教育课。课时设置,根据学校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课程体系,幼儿园设置44课时,义务教育设置126课时,每个班级每2周开设1节安全教育课。操作办法,课内教师按照平台提供的课件开展授课,课外学生用账号登陆平台,通过与家长一起观看安全教育视频等形式完成课后作业。
二是科研奋力推进。首次在区研训中心设立安全教育教研员,并新成立由15人组成的区安全教育教研大组,着力加强安全教育教学指导。将安全教育纳入区级优质课评比、论文评比范畴,着力提升安全教育教师素养。开展安全教育精品课评选,调动全区教师安全教育积极性,借力安全教育平台“安全教育精品课征集活动”,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安全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全区所有学校都参与评比,在学校初评基础上,每校再推选出一节优质课参加区安全教育优质课评比,并推荐至安全教育平台,在“安全教育精品课征集活动”中进行晒课。积极开展安全教育课题研究,由局长亲自担任组长的《区域推进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成功入选2016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着力引领安全教育课程化。
三是演练定期开进。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增强师生安全实践能力。大力推进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和实践演练相结合,在全区全面落实安全应急演练活动,保证各校每月1次安全演练,演练内容与安全教育平台上的教育主题相结合,并联合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为学校提供专业化指导,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学习,亲身体验,把安全教育平台的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大力推进体验式教学。
四是督查紧紧跟进。区教育局对各级各类学校在平台上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实施“日实时监测、周统计汇总、月排名通报、年考核评比”,考核结果直接与等级“平安校园”评比挂钩,并纳入学校年度发展性评价体系。
3.网格管理,成效初显。建立以学校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安全教育网络体系“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立体式全覆盖。2015学年,全区学校学生账号开通率达99.2%、课时完成率达95.6%、专项活动完成率达81%,有1000多位南浔家长在平台留言,点赞南浔区开展的安全教育。一年来,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例如:在5月3日—6月30日开展的“2016年全区中小学生(幼儿)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对36968名学生进行了调研。在对孩子的学校开展防溺水教育形式调查发现,给家长发“致家长的一封信”,选择人数为36968人、占比100%;其次分别为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录像和校长教师讲游泳安全事项,选择人数分别为28689人、占比77.60%和23118人、占比62.54%;听防溺水安全教育报告59.62%。认为学校防溺水教育效果非常好的为30077人、占比81.36%,效果一般的为6536人、占比17.68%。通过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农村留守学生中有88.05%选择和大人一起去正规游泳馆玩水;在遇到溺水一类的紧急事件时,86.2%的农村留守学生会选择大声呼救,寻找大人帮忙或拨打110报警电话,不贸然下水或手拉手救人;随迁学生中有97.56%选择和大人一起去正规游泳馆玩水;在遇到溺水一类的紧急事件时,96.46%的农村留守学生会选择大声呼救,寻找大人帮忙或拨打110报警电话,不贸然下水或手拉手救人。特别是通过防溺水安全教育,学生选择手拉手救人的的比例大幅下降。通过开展一年的“安全教育实验区”活动,南浔区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明显下降。截止9月15日,2016年南浔区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为“0”,发生学生摔死等一般伤害事故2起、同比下降150%。
三、探索实践重创新 着力提升安全教育实效
如何因校制宜,实现“中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实验区”平台资源与学校平台资源的有机融合,是落实安全教育课程、提升安全教育实效的关键。为此,南浔区积极探索实践,着力提质提效。
一是注重课程融合。探索实践将安全教育课与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课等有关课程有机融合,确保安全教育课程、课时双落实双到位。幼儿园把安全教育贯穿于保育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小学利用晨会、班队课、雨天大课间、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时间进行教学活动;初中、高中可利用班团队活动、军训、社会实践活动以及雨天大课间等时间进行教学活动。各学校在落实安全教育课时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校刊、墙报、板报、参观、演练和组织学生社团等方式,有效开展安全教育。
二是注重课程开发。鼓励学校根据本地本校实际,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开发切合学生实际的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着力提高课程针对性、实效性。目前,已有10所学校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安全教育课程,如:南浔镇中心幼儿园开发了交通安全校本教材,菱湖实验小学开发了每天一分钟安全教育系列教材,浔溪中学开发了预防毒品校本教材,等等。
三是注重示范引领。按照“2015年抓普及+2016年抓提高”的思路,2016年全面启动“安全教育示范校”争创工作,着力抓好典型引路、示范引领。目前,区教育局已围绕“账号开通率、课时完成率、专项活动开展率、家长及社会满意率、上级满意率”等主要指标,设计形成“安全教育示范校”考评体系,力促进一步提升全区安全教育水平,力创“全国安全教育示范区”。
幼儿资料、小学学习资料、初中及中考资料、高中及高考资料、大学学习资料(外语 会计 其他考证 交际|口才|演讲 兴趣|爱好|才艺 综合素质)、商务办公备考资料(Word|Excle|PPT高级 Word|Excle|PPT高级 平面设计 室内|动画设计 影视设计其他)(包括百度云盘下载、电子版教材、历年真题),需要的自取哈。现在也到了该学习或者要备考的时候了,尤其是上班的,所以有好东西就是需要分享的。
资料很多,都放在了青橙网:www.qingchengwang.net,需要的自行下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