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市区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以来,盐城市串场河小学作为试点学校,聚焦六个重点环节,主动把好“六关”,健全完善三项机制,形成警校家专携手护航的良好局面。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拥堵现象明显改变,学区定制公交逐步受到家长欢迎、学生喜欢,社会满意度持续提高。
主动把好“六关”
聚焦错时错峰上下学、改变接送方式、改进公共交通服务、完善校园周边交通设施、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疏导、强化护学模式等六个环节,主要把好“六关”:一是把好宣传教育关。该校推进强化交通文明教育安全管理“十个一”工作,即发放一份“告家长书”《绿色出行,携手护航》;编创一首学生出行公约《小水滴出行童谣》;发放一份面向全体师生的《文明出行,从我做起》倡议书;召开一次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教育专题线上家长会;召开一次文明出行主题教育班会;开展一次乘坐定制公交学生和家长安全文明乘车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一次“红领巾文明交通争章”活动;拍摄一个警校家专携手护航文明交通宣传视频;成立一个由家长和优秀青年教师自发参与的“护学志愿岗”;提供一个接受家长咨询和发表意见的热线,及时化解矛盾,完善工作。二是把好错时错峰关。该校将原有上放学时间开放西门调整为西门、南门同时开放,错时错峰上放学时间调整由两门两批次调整为三批错时错峰,并合理调整设置家长接送区,科学布点。在此基础上设立远端接送点四个,缓解校门口的交通压力。三是把好绿色出行关。围绕优化家长接送方式的四个关键点,即提倡步行,鼓励伴行,远端接送,即停即走,学校组织对家长、学生和教职工出行需求开展精准统计分析和有效宣传引导。2020年9月,对2918名学生上下学出行方式摸排中步行653人、自行车或电瓶车1676人、机动车589名。在多渠道宣传教育和公交试运行后,1月18日设计线上平台调查问卷,精准统计,选择定制公交386人,步行775人,自行车或电瓶车1417人,机动车340人;班主任对机动车出行家长进行点对点沟通后,1月22日有270位家长表示只要公交线路能覆盖,车辆安全有保证,有意向选择绿色出行。四是把好公交定制关。该校领导带领职能部门每日跟进,每日研讨,每日完善,班子成员、处室主任主动跟车,深入一线。学校与公交公司、公安交警每日对接,不断优化实施方案,明确公交线路优化思路、停靠点调整思路、公交车内设施改造思路,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到位。五是把好合力护学关。该校加强与公安部门对接沟通,增加铁骑和协警、校内值班执勤力量,由体育组青年教师组成爱心服务队,护送乘坐机动车孩子及时下车,安全进校。招募96名家长志愿者参加护学岗,分年级和班级有序安排,轮流护学,反响良好。六是把好交通管控关。为公安部门提供优化建议,合理完善交通设施,新增2处禁停区、3个禁停抓拍摄像头、1个护学岗,12个交通指示标志牌、4处电瓶车停靠区,新规划机动车泊车区域2处、定制公交站点一处。增加南、西、北三个绿色通道,共计290米。
完善三项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整治工作,该校还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由“后置”到“前置”,完善交通整治的管理机制。该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前移,主动作为,主动担当,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增设定制公交管理服务人员,建立“校长室—安保处—年级部—班级”四级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责无旁贷地肩负整治交通呵护学生的职责。二是由“管控”到“赋能”,完善交通整治的运行机制。目前,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作为参与的主体学生、家长包括教职工更多地处于“接受”状态,处于“被教育”“被管理”的角色,管理和整治要想真正成功就需要从管控转向赋能,除了教育和管控,给家长和教职工甚至社会赋予能量、赋予能力、赋予平台、赋予机会,形成更大的共识,形成更强的合力,从而产生持续的创造力和管理力。三是由“试点”到“常态”,完善交通整治的长效机制。为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该校建立完善的工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建立各层面奖励激励评优制度,拓建工作反馈平台和信息平台,把校园周边交通整治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文明校园建设、安全保卫工作、学校主题教育活动中,保证工作的常态化推进。
幼儿资料、小学学习资料、初中及中考资料、高中及高考资料、大学学习资料(外语 会计 其他考证 交际|口才|演讲 兴趣|爱好|才艺 综合素质)、商务办公备考资料(Word|Excle|PPT高级 Word|Excle|PPT高级 平面设计 室内|动画设计 影视设计其他)(包括百度云盘下载、电子版教材、历年真题),需要的自取哈。现在也到了该学习或者要备考的时候了,尤其是上班的,所以有好东西就是需要分享的。
资料很多,都放在了青橙网:www.qingchengwang.net,需要的自行下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