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泗水县教体局坚持“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打造阳光校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
成立泗水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泗水县中小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县、镇、校”三级工作机制,建设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105个,确保全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覆盖。完善泗水县教育综合督导实施方案,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督导考核指标,通过查阅档案、师生座谈、现场会等方式,科学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家校医社联动机制,联合卫健部门成立专家组团队,开设阳光心理援助热线和咨询邮箱,聚焦集体生活适应、人际关系调节、情感困惑引导、学业压力纾解等心理问题,向学生提供系统、专业、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
二、明确重点任务,深化科教融合
全面推进课堂教学、预防干预、咨询服务、设施保障等工作,为78所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补充心理减压、沙盘游戏、情绪宣泄等设备5122件,开设覆盖各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课程,配备完善教学资源,打造“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有咨询室、有活动”六有规范教育,着力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注重学科渗透,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挖掘政治、语文等学科教育资源,不断提升校本课程质量。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依托市社会心理综合服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每学期入学一周内对全校学生开展全员心理普测,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近8万册,对重点学生明确“一对一”帮扶责任人352名,建立每日动态摸排机制,开展个案研判商讨、危机长期跟踪、问题解决回访等工作,及时研判学生心理动态,努力解决学生心理困惑。
三、推动全员参与,健全预防体系
织密学生心理危机“防控网”,不断完善“宿舍—班级—学校—家庭—医院”5级心理危机预警防控网格,重点关注学生是否遭遇重大变故、重大挫折及出现明显异常等情况。打造由学校领导、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家委会成员组成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要求走出办公室、咨询室,主动地走进班级、走近学生,建立“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治疗、自助与他助”紧密结合的心理服务模式,确保重点学生全程跟踪,做到动态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上报、措施第一时间到位、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整合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力量,建立心理科普宣讲团、学生心理社团等50多个,组织开展主题讲座、网络微课、心理沙龙、主题班会、征文大赛、绘画比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300余场次,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抓实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质效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化心理健康教研工作,组织开展县级研讨、专题培训、集体备课等活动,提升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水平。邀请省教科院心理教研员开展主题培训,全县8万多名师生家长通过线上线下收看学习。组织开展《稳驾轻舟 破浪万重》高考备考心理健康专题报告,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从容应对高考挑战。开展“学会感恩 珍爱生命”感恩专题讲座等“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20余场,惠及全县所有师生。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把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融入教师职业生涯培训全过程,打造适合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课程和资源,增强全体教师读懂学生、理解学生的能力,帮助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家校协同中有效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方法,切实发挥心理服务效能,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