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沈家门中学始终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力在资金投入、机制健全、队伍建设、平台拓展等方面持续用力,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均衡化发展。
一是建好“四梁八柱”,构筑完善工作体系。完善顶层设计,健全相关制度,印发《关心关爱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若干举措》《舟山市沈家门中学心理测评及危机干预制度》等多个制度文件,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建立心理危机三级干预体系,从制度层面进行优化设计。加强协同联动,以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为支点,打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共育联动体系。强化条件保障,配强教师队伍,学校配有2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全校现有A证教师2人,B证教师13人,C证教师116人,全校持证率为92.9%。配设专业机构,学校设立了心理辅导站,站内设有团体辅导室、沙盘辅导室、心理测评室、心理放松室等类别,设备齐全、功能完备。
二是聚焦课程教材,全面建设心育资源。发挥课程作用。规范开设课程,每个年段设立周平均不低于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班团课作用,班主任利用班团课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开设家长课堂,每学期开学结合家庭教育时下热点问题,给予家长开学心理小贴士,引导家长掌握有效亲子沟通的实用方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升家校共育效果。信息技术赋能,以数据化方式构建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主题活动、危机干预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好科普阵地,以学校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宣传资源,进一步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渠道,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三是突出专业引领,提升队伍工作水平。发力师资水平提升,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师专项业务培训,组织专职心理教师参加中小学心理危机评估与干预技能提升培训,每年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证续期培训,并且邀请专家为全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讲座,真正将全员育人的理念贯彻到底。组织号召教师参加成长导师优秀案例评选。在案例中,老师们通过导师工作中的具体事例,明确问题、分析原因、研究措施,并对案例本身做了延伸思考。深化专项课题研究,设立专项研究课题。积极鼓励心理教师参与国家、省、市级的课题研究,为实际工作提供系统化理论依据。开展专项调查研究。每年全面开展春季、秋季两次心理危机筛查工作,并及时将筛查结果通知班主任和相关家长,为制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