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坏,且伴随网络传播,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也严重挑战社会底线,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成为舆情热点。焦作市按照《河南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和河南省教育厅《防范学生欺凌措施》(20条),结合焦作实际,制定了防治校园欺凌“五建五强”工作措施,筑牢校园安全“防护墙”,构建“阳光平安校园”。
建立工作机制。成立焦作市平安校园建设指导委员会,市委政法委书记任主任,政法、公安、教育、人社、体育、交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安排防范学生欺凌工作,应急处置影响较大的校园欺凌、霸凌事件,指导各主管部门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督导检查的各项工作。市教育、公安部门组成平安校园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
建立责任机制。教育、人社、体育、交通等部门负责督促指导所属学校做好防欺凌和处置工作。学校书记校(园)长为防欺凌工作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和教师为管理学生直接责任人,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公安部门强化警校联动,指导学校开展校园欺凌隐患排查,依法办理欺凌案件。
建立隐患排查机制。学校每月开展学生矛盾隐患排查,及时上报排查结果;教育、人社、体育、交通等部门对风险隐患及时进行研判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组织部门发挥村(社区)党组织作用,公安部门发挥治安管理主导作用,全面排查涉校高危重点人群,及时做好管控。对近三年以来发生过学生欺凌事件的县(市、区)和学校,开展防范学生欺凌“回头看”,坚决堵住管理漏洞,补齐短板弱项。
建立网格管理机制。实行校级干部分包班级,任课教师分包学生的管理制度,设立班级(寝室)心理委员,重点关注单亲、离异、再婚、留守、特困、残疾、心理障碍等7类家庭学生,及时发现行为异常学生。完善校园视频监控设施,严格值班值守和校园巡逻,杜绝管制刀具进入学校。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深入开展教师家访,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对可能发生的学生欺凌事件苗头做到早识别、早干预。完善家校沟通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每学期开展2次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在心理健康辅导、情绪管理、亲子教育等方面进行服务指导。
强化法治教育。法治副校长每年开展不少于4课时的法治教育课,根据学生行为状况,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以案释法”讲座、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形式,分类进行反欺凌宣传教育,加强欺凌和校园暴力应对技能培训,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与公、检、法、司等部门结合,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优秀法治课”评选活动,并汇编优秀教材课件下发各地,做好常态化宣讲工作。
强化校园周边安全整治。公安部门划设校园周边安全区域,常态化进行学校周边治安巡逻,用好“平安护学岗”、报警点或治安岗亭。学校组织专职保安、教师、志愿者共同参与校园周边安全治理,防止不良社会青年欺凌学生。每年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会同教育部门开展一次“平安护学岗”评选活动,对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通报表彰。
强化问题处置。对实施欺凌的学生,情节轻微的,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警示谈话;情节较重的,依规给予纪律处分,并邀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予以训诫;对实施暴力、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依法利用拘留所、看守所、社区矫正机构等场所开展必要的教育和矫治;涉嫌违法犯罪的,交由司法部门依法处置。
强化督导考核。将本地本学校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纳入“平安校园”创建内容,市县两级主管部门落实监督职责,不定期组织人员,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县(市、区)、学校,督导检查防范欺凌工作机制、责任落实、隐患排查、家校沟通等工作落实情况,发现问题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强化追责问责。把防治学生欺凌工作作为评价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对职责落实不到位、学生欺凌问题突出的县(市、区)和学校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制等方式进行综治领导责任追究。学生欺凌事件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因违纪违法应当承担责任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幼儿资料、小学学习资料、初中及中考资料、高中及高考资料、大学学习资料(外语 会计 其他考证 交际|口才|演讲 兴趣|爱好|才艺 综合素质)、商务办公备考资料(Word|Excle|PPT高级 Word|Excle|PPT高级 平面设计 室内|动画设计 影视设计其他)(包括百度云盘下载、电子版教材、历年真题),需要的自取哈。现在也到了该学习或者要备考的时候了,尤其是上班的,所以有好东西就是需要分享的。
资料很多,都放在了青橙网:www.qingchengwang.net,需要的自行下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