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开封市积极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新路径,建成上下贯通、内外联动、分级负责的市、县、乡、村四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织密编牢“七大保护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织密编牢“组织保障网” 上下内外联动推进。以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全市未保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整体布局。开封市推动协调机制高效运转,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形成了统一部署、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
织密编牢“家庭教育网” 共筑家庭保护防线。以提升家庭监护能力为重点,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联合市妇儿协会、儿童医院开展“一路童行,助童成长”公益项目活动,深入社区、学校等地开展家庭教育、儿童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邀请相关教育专家针对少年儿童学习、心理健康、普法等方面对家长及学生进行专家授课,近3000户家庭受益,提高了家长家教水平,营造了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织密编牢“校园安全网” 强化立德树人教育。走进34所学校开展“四个时期”思政课,教育引导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按照“53493”工作要求和“2116”督导工作机制,狠抓“双减”工作的落地落细。加强与家庭、学校的协作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深入开展“一村一警”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校园及周边地区,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问题少年”帮扶教育工作,全力维护校园持续安全稳定。选派优秀公安民警担任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未成年人遵纪守法的意识;对4万余名教职员工进行了相关犯罪记录查询,将有性违法犯罪前科者挡在校门之外,阻断伸向孩子的魔爪。
织密编牢“引导宣传网” 营造保护良好氛围。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各类纪念日和寒暑假,博物馆、美术馆等场馆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并开设未成年人专场,满足未成年人各时段参观学习需求。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场馆针对未成年人设置专区,开展“回到宋朝过大年”系列活动、“艺少年”等系列科普、文艺线上线下课程。刘青霞纪念馆、文化馆等场馆积极设立志愿服务站,为未成年人提供咨询指路、免费开水和专门解说等服务。为小学生及护送家长提供免费乘公交服务,在各汽车客运站候车厅设置母婴室,保护母婴隐私和安全,实行1.2米以下儿童免费乘车服务,引导儿童安全快捷乘车。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长效机制,累计组织开展了“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200多场次;联合市委宣传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6部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宣传月活动,强化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思想认识。
织密编牢“网络监管网” 创造健康网络环境。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优势,安排部署市属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创作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作品,做好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处置,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对本地网站开展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充分发挥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重点掌握网络直播平台、手机APP下载、搜索引擎、音视频网站、交友网站、娱乐网站以及网络游戏平台的开办情况,落实管控措施,为未成年人创造健康绿色、文明向上的网络环境。
织密编牢“兜底保障网” 实施精准关爱保护。连年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建立健全孤儿、困境儿童摸排工作长效机制。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扩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及时足额发放生活费。组织乡镇(街道)对辖区内孤儿、困境儿童开展日常性网格化巡访,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发现,开展差别化精准帮扶,做好多元化关爱服务。
协调市委编办在儿童村内设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科,配备事业编制7名,3县1区均挂牌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织密编牢“司法保护网”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不断推动未成年人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零容忍”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严惩性侵害、拐卖、暴力伤害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联合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共同建设“一站式”办案中心,对未成年被害人实行“最高限度保护”,使救助工作及时有温度。发挥普法主管的综合协调职能,协调建立全市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积极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热线服务。全天候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累计援助案件超过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