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市昌乐县持续深化“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工作理念,始终坚持把学生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织密校园“安全网”、抓好隐患查纠改,打好整治组合拳,画好最大同心圆,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建好微网格,织密“安全网”
将教育系统安全纳入全县总体安全管理格局,成立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县安委会和21个专门委员会,构建“1+21”安全管理体系。坚持教育部门主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镇(街、区)属地责任和家庭监护责任“四个责任”一起抓,推动建立分管副县长抓总、县教体局局长牵头推动、各级督学分区、校(园)长包校、副校(园)长包级、教师包片的六级网格责任落实机制,全县10个教管办、191所学校(幼儿园)均成立专门安全机构,逐级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划定安全网格,推动责任落实。注重发挥学生能动性,探索设立“校园安全监督员”,开展“安全隐患我查找”活动,建立校园安全工作日志,营造全员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二、敲响警示钟,抓好查纠改
活化校园安全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班队团课、安全教育课、技能实践课和黑板报“三课一报”作用,综合运用专题培训、学科融合等途径,加强师生安全警示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强化“六防”安全技能培训,不定期邀请消防、公安、卫健等部门和心理专家到校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技能。制定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校园安全演练培训,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综合应急演练,教师、学生以及安保人员应急处突能力大幅提升。高度关注校园意识形态安全等领域安全,深化实施“三红”工程和红色基因传承行动,建立校园**发言人制度,强化校园舆情引导,大力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真正把校园建设成为积极阳光的地方,全国青少年毒品知识竞赛连续三年名列全省第一。健全“安全员日查、学校周查、第三方机构月查”隐患排查全覆盖制度,主动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形成“排查、建档、整治、销号”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已经查纠安全隐患1796个。强化安全责任督导,建立“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整治、一月一通报”监管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对落实不力的学校实行挂牌督办、跟踪督促整改。
三、发力全链条,打好组合拳
聚焦关键环节,开展“四大行动”,扎牢安全“保护网”,提升校园本质安全水平。一是开展校园安全全面提升行动。率先实现“SPS”学校安全促进体系全覆盖,推行学校“安全工程师”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达到100%,校园、餐厨监控全部接入市级平台。二是开展校车安全管理提升行动。实行校车公司化运营全覆盖,先后投入3000万元,配备标准校车126辆,均安装随车监控及实时定位系统,有效杜绝超速、超载和私自更改运营线路等违规行为,实现统一配备、统一管理、统一运营。三是开展学校食堂安全质量提升工程。全县学校及幼儿园130所食堂全部实现自主管理、自主经营,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园)长负责制,有效杜绝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探索推行的食堂4D管理模式,得到潍坊市教育局肯定推广,28所学校创建为潍坊市安全促进体系示范校。四是开展校园周边集中治理行动。突出校园高峰勤务,设立“护学岗”,组织市场监管、交警、综合执法等部门开展联合亮剑,严厉打击无证商贩摆摊设点、占道经营以及非法托管等行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四、搭建连心桥,画好同心圆
着眼用心用情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强化“三个突出”,构建立体化安全防控大格局。一是突出家校共育。深入推进以“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为载体的“互联网+”安全互动教育,定期邀请家委会成员入校查隐患、提建议,每年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超过10万封,实现安全教育监管家校无缝衔接。二是突出部门协同。统筹教育、公安、交通、综合执法、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协同联动,督促指导学校抓好安全信息的数据梳理分析,加强情况报告和通报,及时预警、提前应对。三是突出社会参与。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民生网等网上渠道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学生安全、投身安全保障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的工作局面,连续4年基础教育群众满意度测评居全省前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