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呵护学生的心灵成长,潍坊诸城市高新学校积极构建“三个+”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课程+活动”,夯实心理健康基础。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课程体系,配备心理健康教师,确保每周有固定的课时。课程内容涵盖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校本心理健康课程。例如,针对初一新生开设适应新环境的课程,帮助其尽快融入初中生活;针对初三学生开设缓解压力、应对中考的课程,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定期举办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心理健康周、心理讲座、心理电影展播等。这些活动,向学生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了其心理健康意识。
二是“个体+团体”,提供精准心理辅导。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服务。学生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向心理咨询师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获得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建议。对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建立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回访,确保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辅导通过游戏、讨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应对问题的方法,增强心理韧性。
三是“学校+家庭”,形成健康教育合力。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文化墙等多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定期为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心理状况,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