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在德阳绵竹市各中小学校校园,随处都能看见学生创办的法治手抄报、法治读书角、模拟法庭活动等,无不时刻提醒着全校师生要学法、懂法、守法……一直以来,如何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绵竹市教育部门不断探索新时期普法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式,把法治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在校园里营造出守法、规范、有序、尚礼的良好育人氛围。
“法律”进课堂,掀起法治教育热潮。不乱写乱画、不乱吼乱叫、不乱吐乱扔、不追逐打闹、不践踏花草、有序进出学校……”12月1日晨课上,南轩小学的法治辅导员正在教一年级学生背诵“五不三有”歌。该校自创的“三管住”“五个好”“五不三有”早已成了学生们朗朗上口的歌谣,孩子们在轻松的游戏中便能牢牢记住融入在儿歌、童谣中的法律知识,让规则意识、法治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同学。
“学校在推进‘法治学校’的过程中,将法治宣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力求凸显法治教育的元素。”学校校长张祥云介绍,学校在各阵地的建设中,专门为法治教育留下空间,通过举办法治知识竞赛、创办专题板报、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给学生们带来了更多的法治教育机会。
据了解,为巩固和加强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依法治校新模式,绵竹市把依法治校工作做深做实,各学校把法治教育列入教学内容,全市各中小学校配齐校外法治副校长,定期召开法治讲座,还建立了覆盖全市中小学校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切实担负起了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及保障师生合法权益的担子。各校还根据实际、把握教育主题、凸显法治教育个性,以“校园法治课堂”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校园法治专题讲座、校园法律知识竞赛、小双姐姐进课堂等活动,掀起了法治教育的热潮。
寓教于乐,让法治精神浸润校园。“请诉讼参加人入庭就坐,并出示身份证件核对身份……”11月30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在兴隆学校模拟法庭进行,五年级10余名学生分别扮演起证人、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多种法庭角色,亲身体验庭审现场,学习法律知识。
活动现场,小同学们把各自饰演的角色表演得入木三分,真实生动地还原了故事背景及庭审现场,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与赞扬。“庭审”结束后还进行了法律知识有奖问答,在场同学纷纷参与其中,踊跃回答,学习法律的热烈气氛充斥着现场的每一个角落。
“学校开展这个模拟法庭的活动真有意思,我们轮番体验各类庭审角色,感受到了法庭的神圣、庄严和法律的严肃。”五年级学生冯羽涵告诉记者,自己学习到了很多法律知识,懂得了未成年人也要知法守法。
与严肃的庭审不同的是,操场上三五个学生围着一张印有养成良好习惯的飞行棋玩得不亦乐乎。“我们学校类似这种飞行棋的游戏有好几个版本,有关于交通法规的,也有关于法律常识的,学校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好法律法规知识。”学生处副主任谭芳告诉记者,作为四川省“法律七进”示范点,学校大胆创新,坚持普法教育从娃娃抓起,积极探索将法治教育生活化、趣味化、寓教于活动中,于2014年建成“法律伴我成长”体验活动中心,打造了一个集法律知识宣传、法治文化推广、法治实践和法治成果展示于一体的新型普法教育基地。
近年来,南轩中学、孝德学校、拱星学校、齐天学校等多个学校也都相继建成了模拟法庭等法治活动中心,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为法治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阵地。如今,不论是走进哪所学校,处处都弥漫着法治气息。
此外,绵竹市各学校还把法治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实现了教材、师资、课时、经费、考试“五落实”,法治教育已经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门学科之中。清道学校的法治年画口袋书,已在全市进行推广;遵道学校选出的一个个“民法典小先锋”,成为同学们争相效仿的模范;九龙学校在儒家文化中渗透家风教育,使孩子们逐渐实现从“遵循家规”到“遵守国法”的自然转换;孝德学校以“德孝文化”作为学校的核心文化,崇德行孝,引导同学们做社会好少年……
“法律进校园永远在路上。”绵竹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多层次、立体化育人体系,充分利用各校法治教育资源,全面推进校园法治文化体系建设,将法治文化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护好航。
幼儿资料、小学学习资料、初中及中考资料、高中及高考资料、大学学习资料(外语 会计 其他考证 交际|口才|演讲 兴趣|爱好|才艺 综合素质)、商务办公备考资料(Word|Excle|PPT高级 Word|Excle|PPT高级 平面设计 室内|动画设计 影视设计其他)(包括百度云盘下载、电子版教材、历年真题),需要的自取哈。现在也到了该学习或者要备考的时候了,尤其是上班的,所以有好东西就是需要分享的。
资料很多,都放在了青橙网:www.qingchengwang.net,需要的自行下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