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台账。通过谈话、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防范、有效干预。重点针对表现明显异常、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有重大变故、人际关系不良或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进行排查,建立心理问题台账。
二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安全度过青春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处理与异性及他人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和体验;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与心理品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
三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心理卫生课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常识、开展团体咨询活动等。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面向个体学生,设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热线电话,多渠道开展心理咨询。
四是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合力。依托家长学校,构建心理教育网络,加强心理教育和引导,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教育知识,帮助家长了解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此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反映其子女的心理动态,引导家长与学校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开辟心理教育专题板报,开设心理图书阅览室,开展“心理专题”手抄报等,营造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